建设与管理工程学院组织了部分优秀学生干部组成“聚爱青藤”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以“锵吾德学荐达州,英烈故里先锋行”为主题,在暑假期间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院“聚爱青藤”实践团奔赴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金石镇中心小学进行了为期4天的爱心支教活动。在此期间,支教队员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农村、深入基层,通过走访,关注民生,探索农村的素质教育发展之路。本着“传道授业,寓教于乐”的原则,此次支教活动准备了音乐、手工、体育、科普、作业辅导五种课程。音乐课共分为三个课时,在简单的自我介绍后教授歌曲,在最后一节课鼓励勇敢的同学上台表演,并给同学们给予一定奖励,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们的热情与温暖。手工课包括纸质蝴蝶、飞镖以及贺卡的制作,兼顾了同学们的兴趣、年龄和接受能力。体育课不仅是小朋友们的娱乐方式,更是为了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我们也开展了趣味科普小讲堂,培养孩子们对科普知识的兴趣,养成动脑动手的习惯。在每天的兴趣课之后,辅导同学们完成暑假作业,解答作业中的疑惑也是我们此次支教活动内容。
此次“聚爱青藤”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是围绕“爱心圆梦”这一主题开展了以上一系列与当地儿童心与心的交流的活动。我们深知此次活动的时间很有限,我们能给孩子们带去的东西也不是很全面,我们很难做到给他们带来太多实质性的改变。但我们相信梦想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在这短短的几天能做的是将那一颗颗梦想的种子深深扎根于他们的心中。在接触到这里的孩子们的时候,当我们问到那个最普通不过的问题“你的梦想是什么啊?”而我们惊讶的发现很多孩子们回答确是“没有。”或者“不知道。”。很多孩子的梦想大概都是长大以后挣很多钱或是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当面对这个城里的孩子们随口就能说出无数种答案的问题时,这里的孩子们却更多的是茫然。梦想才应该是成长路上最需要的东西,我们通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和与孩子们各种形式的交流目的便在于让他们了解社会中他们还不曾知道的更多的可能,让他们树立梦想,知道自己的未来还有无限的可能,并且知道如何走好这条逐梦的路,是上大学还是出去闯或是其他的什么,至少在面对未来的时候不再故步自封,让他们成长的路走得更坚实。这才应该是我们此次“爱心圆梦”支教计划对他们的梦想可以做的最现实的事。因为未来的路还很长,有梦想才能导航。
为了更加了解金石镇当地情况,建设与管理工程学院“聚爱青藤”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在支教的空余时间对金石镇进行走访,从历史、民风、现状等方面深入了解金石镇。其中,天源四合院与金石乡古墓群尤为突出。天源四合院已有100多年历史,其建筑风格,使用材料,结构布置都具有厚重的年代感和当地的特色。四合院里一共住有四户人家,除了两三个5至9岁的孩子,其余都是老人,年龄从60岁至80岁不等。经镇长介绍,这是镇上鲜少的保存完好的非现代四合院,年代久远,要保存完好非常困难,而里面的住户也大多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生活相比金石镇其他住户较困难。通过与四合院里的老人沟通,我们了解到他们的儿女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回家,小孩子如果要去上学需要走至少40分钟路程。每年,四合院房顶都会漏水,由于都是老人,他们需要以150元每天的高价请工人来修复房顶,这对于本就收入不多的老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金石乡最大的古墓是在清代修建好的,是当时担任过湖北州府大人的罗进义告老还乡后为父亲,儿子以及自己修建的大墓。由于之前古墓被一颗倒下的大树摧毁掉一部分,后人将古墓后半部分封实,但古墓前的雕塑仍然呈现了它的悠长历史。经村书记介绍,当年红军在翻越达州群山时曾驻扎此地,现在当地也在努力维护这座承载着历史和回忆的大墓。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当地留守儿童们的生活现状,建设与管理工程学院“聚爱青藤”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在空余时间也对个别留守儿童进行了家访,因为许多留守儿童是由他们的奶奶、外婆等隔代亲属抚养的。隔代教育,这便是当下农村留守儿童所处的一大成长问题,隔代教育一者在文化教育方面对孩子的帮助微乎其微,二者对孩子在心灵层面的沟通和引导也是非常有限的,隔代监护人很难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缺少及时的学业辅导与心理沟通,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因此许多留守儿童因成绩不好而产生厌学情绪,进而走上辍学道路,同时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家访,在给他们辅导功课的同时,与他们进行思想的交流与心理的沟通,打开他们闭塞的心扉,同时让他们知道他们并不孤单,因为还有这么多的大哥哥大姐姐关注着他们。在这四天的家访中我们,我们与这些留守儿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也给了这些留守儿童我们的电话号码,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如果有什么疑惑与不开心,随时都可以与我们联系,我们也一定会尽力帮助他们。
在这几天的金石镇之行中,我们要感谢共青团达州市委和通川区团委以及金石镇政府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我们很高兴能在金石这片热土上散发我们的光和热,同时也感谢当地政府为我们提供了这个锻炼自我、奉献社会的广阔平台。我们此次“爱心圆梦”金石之行受到了当地政府高度重视,7月19日,达州市团委书记王飞亲自来到金石镇视察我们的支教活动,并对我们的实践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希望我们继续发扬志愿精神,服务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在我们结束在金石为期五天的“爱心圆梦之旅”关爱留守儿童支教活动后,金石镇赵显华镇长为我们此次活动题词“弘扬志愿精神,共建和谐社会”,表达对我们此次活动感谢。 此次金石之行,我们不仅对金石镇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对留守儿童生活现状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金石镇的留守儿童只是我们国家千万留守儿童中的一小部分,但是它确实千万留守儿童生活现状的一个缩影,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都是祖国未来的花朵,都应该受到同样的关注和重视,他们的梦想更是涉及能改变他们一生状况的大事,我们做的不仅是让他们找寻到自己的梦想,更重要的是明白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去实现梦想,这是我们在他们的圆梦之路上所助的一臂之力。同时我们希望这次关于留守儿童的支教活动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队伍中来,让留守的天空不再下雨。
在镇政府与孩子们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