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1919年“五四运动”已经过去了97年,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并没有被当代大学生们遗忘,而是被赋予了新的理解和内涵。我们有幸采访到物理与化学学院团委学生会主席李永龙同学,他也是今年“五四”青年标兵荣誉的获得者。
踏实做事,低调做人
“我所理解的五四精神就是做好大学生的本分,即心怀祖国,踏实做事,低调做人。”李永龙同学说道。从大一普通的学生会干事到大三的学生会主席,从莽撞不懂事的“混小子”到成熟稳重的大三学长,从迷迷糊糊的学渣到斩获西南石油大学化工实验技能竞赛三等奖的学霸。相信积累力量的李永龙同学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蜕变。他谈到:“学生会的目的在于协助老师,服务同学,虽然光荣但不值得骄傲。”他也时刻谨记于心,工作上的一丝不苟和生活上的平易近人使他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李永龙同学不仅是一个成熟稳重的“理科男”,更有一颗爱好阅读的“文科心”。闲暇之余的他并未像其他人那样将时间花在游戏上,而是将身影留在了图书馆和篮球场上。他喜好哲学和文学,热爱思考,“活到老,学到老”就是他的人生信条。除了学习,李永龙同学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到处走走,去开阔自己的视野。他说:“我渴望走出去看看,看看自己的所学所思是否有用,并且想找到我们国家和其他国家的不同之处,好以后更能发挥所学知识,为自己的国家多尽一些绵薄之力。”
朝露溘至,问心无愧
在和李永龙同学的交流过程中,谈到他在学生会的工作和班级的工作时,他总是会说:“虽然很忙很累,但是能够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我感到很开心。”他一直给学生会和班级工作中传递着正能量,当我们问起他是怎样取得今天的成绩时,他说:“我没有那么优秀的完成过多的事,我只是一直在做好自己的本份工作,在工作积累中个人实力没有过高的定位,脚踏实地,问心无愧的当好一个学生,做好一个学生会主席,就是我现在所想。”现在的有些学生,不仅在学生会中工作,还在学校社团中活跃着,让自己负担过多工作,反而身心疲惫。而李永龙同学从大一到大三,仅仅加入了一个学生会,他也一直在做好这一件事,在这里工作的他乐此不疲,让自己的被需要感直线上升!
得失荣枯,潇洒自如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是当年开创的“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我们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教育同生产时间相结合的一贯方针,是青年学生健康发展,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
那年夏天,也许你在海边看着浪花拍打你的脚丫,也许你在图书馆为着你的梦想努力,也许你在做着辛苦的兼职。可是,那年夏天李永龙同学却在眉山的村子里传播先进科学文化、体验基层农民生活、调研基层社会现状;在海拔2000多米的阿坝州上住宿简陋,粗茶淡饭。但是,他们甘之如饴,在哪里支教就给予哪里文化上的支持,探访村内留守儿童,给予他们关爱,调查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情况,始终延续着大学生的五四精神。
当我们缅怀“五四”先驱们的事迹,回顾中国人民在整个世纪中走过的历程,作为当代青年应当秉承民族精神,高举“五四”火炬,肩负时代责任,让我们用知识和汗水,以满腔的热情去开拓、去创造、去拥抱希望,去迎接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纪吧!
生活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