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午,西华大学在体育馆北会议室举行了与信仰对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讲暨毕业生分享会,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刘娇、凤凰学院严雯嘉、艺术学院向卉、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王昆宇四名毕业生,分别就“忠诚感恩”、“求索创新”、“务实担当”、“大爱奉献”西华青年品格精神,结合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工作经历,畅谈分享自己在大学中是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质内涵的。
刘娇——忠诚感恩:忠于国旗,感恩国护
“我是那一届国旗护卫队最后一个加入的成员,但我想我也是最后一个想要退出的队员。”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刘娇,曾任西华大学国旗护卫队副中队长,作为一名国旗护卫队女旗手,她每天都要承受与其他男队员同等强度的严格训练,不能叫苦,不能叫累。“让我能坚持到最后的东西,就是抬头看看红旗飘扬时心里执念的那份信仰。”
“与国旗打了四年的交道,到现在都始终觉得唯有国旗升起的时候是最神圣的,也只有国旗下的目光是最真诚的,这种神圣与真诚告诉了我什么是爱国情结”。身为国护人,刘娇一直如此坚定着自己的信仰,坚持着做一个国护人的要求,忠诚于国旗,感恩于国护;信念、纪律、责任、奉献已牢牢印在心中。正如刘娇最后总结道:“所谓忠诚感恩,莫过于当你亲手触碰到国旗时你的身体不由自主竖起每根汗毛的那种震撼。”
严雯嘉——求索创新:保持一颗对生活的热爱之心。
来自凤凰学院新闻传媒专业的严雯嘉,不仅担任西华大学新媒体运营中心副主任、西华大学广播台中文部主播,更是西华大学凤舞艺术团团长,她还担任了西华秋韵文艺晚会四届主持人。身兼多职的她在校期间游走于学生记者、主持人、主播等多重身份之间,游刃有余且获奖无数。
关于新媒体运营,乃至当今大学生的求生之本,她分享到“创新乃第一要务”,在如今这个新媒体、自媒体新兴发展时代,每个人都是“麦克风”,作为一个媒体人,必须改变传统思维定性而向互联网思维转变,而对于互联网思维她总结为以下几个特点:用户、大数据、碎片化以及焦点。而作为每一名大学生,更是要深知“创新是当今社会唯一生产力”的不变定理,努力积累自己的学识,开拓自己的眼界及思维方式,在实践中探索求索创新的精髓要义。
向卉——务实担当,梦想终将开出娇妍之花
来自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的向卉,作为第十一届校学生会副主席以及音乐协会副会长,既是众人眼中的音乐才女,也是认真负责的魅力主席。如今的她已是西南民族大学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员。“学生会的工作经历是我大学一笔宝贵的财富,它不仅让我学会务实担当,培养我的责任意识,使我遇事更加沉着冷静,最重要的是遇见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给予我很多温暖与感动。”从大一的青涩,怀着对各个活动的热情,穿梭于各种组织与活动之间,到如今的成熟稳重,她已完成自己的华美蜕变。而正是这份求真务实,勇于担当的精神成就了她绚丽的梦想。
王昆宇——大爱奉献,志愿公益并不是某个人的专属
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王昆宇,一个热爱着志愿者服务的文艺青年。他爱好文艺,在演讲、歌唱、文学等方面皆有涉猎,但同时,他也热心着公益志愿。在成都锦里参加“快闪”,号召人们关爱自闭症儿童,希望尽自己所能让更多人关爱到自闭症群体;加入“大山天使”支教团队,去贵州山区小学支教,从初出茅庐到总结出一套属于山里孩子的上课方式,他努力做到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公益队伍。王昆宇说到:“志愿公益并不是所谓‘志愿者’的专属,更不是以金钱物质能加以衡量事业,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公益活动的参与者。当你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因为你的帮助,让他人得到了他想要的结果,那么,这便是公益。”
在接近两个小时的分享交流中,四位毕业生代表与现场同学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交流互动,以各自不同视角及出发点,用思维与观点来共同探讨当今青年更应该具备怎样的青年品格素养,以及以青年人的视角如何来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内涵。正如王昆宇同学总结到:“我们青年学生所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意义,实际上就是人们普遍追求的人世间至情至真至善至美的东西,只要我们以一个青年学生该有的积极向上的心态真正用心去做,它其实就在我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现场
记者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现场实质内涵采访部分学生
严雯嘉